一部關於記者揭露公共衛生醜聞的電影成為中國熱門話題
在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長久以來飽受歧視,他們遭遇被解僱、被拒絕入學、感情生活挫折等。早在 1992 年,在中國就估計約有 10% 的人口感染乙肝病毒。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這些人卻在生活中遇到了來自社會的系統性排斥,這導致了「乙肝代檢」黑色產業的興起,這也是影片《不止不休》中主人公韓東展開新聞調查的起點。
影片故事依據真實故事而改編,故事中的主人公原型是調查記者韓福東,後來他成為《南方都市報》的首席記者,《南方都市報》曾經以深刻的調查報導而出名。韓福東的報導最終促成了中國立法禁止雇主對僱員的乙肝病毒檢測及雇主因乙肝病毒感染而解僱僱員的行為。在當時,中國超過 1.2 億人感染乙肝病毒。
《不止不休》在 2020 年的國際電影巡迴展上獲得好評,人們拿它與電影《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或者《聚焦》(Spotlight, 2015)相提並論。上個月,這部影片在中國院線上映,首周票房達到了 5230 萬元人民幣。從商業角度看,這部小成本製作的影片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更令人驚異的是這部關於新聞報導力量的影片居然能成功上映。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 2003 年的北京,那一年,中國宣布戰勝了「非典」。全國上下,尤其是首都北京都在怀揣雄心壯志迎接改革開放的浪潮。而這一年,本片導演王晶正在中國最好的電影學府——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王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那是中國公民社會的「春天」。
當代中國從未擁有過新聞出版自由,但是在 2000 年前後,記者在報導社會議題時的束縛比今日更少。 2003 年《南方都市報》發表了一篇揭露廣州務工者孫志剛被警察毆打致死的文章(《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南方都市報,2003 年 4 月 25 日)。儘管這篇報導導致四名記者被捕,其中兩人還被判刑,但這篇報導卻促成了中國立法廢除收容遣送制度。
而當下中國,類似這樣的報導已成為不可能——曾參與調查孫志剛事件的許志永律師現如今已身陷囹圄。
王晶的電影充滿了對那個更樂觀時代的懷念,他說:「那個時代對個人發展充滿了可能性,新聞媒體行業也充滿了改變的可能性」。 「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理想主義了。」儘管如此,王晶仍然對那些堅持「關注事件」的少數獨立記者表示讚賞。他們能改變多少?我不確定,但是堅持是有意義的。 」
但這是危險的。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報導,現在中國有超過 100 名記者在監獄服刑。 2020 年 12 月,獨立記者張展因深入武漢調查並報導疫情爆發起源而被判刑四年。今年 2 月,化名「編程隨想」為人所知的知名博主阮曉寰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被判刑 12 年,他的博客分享了「翻牆」方法並討論了官員貪腐問題。
王晶和他的師父——著名電影導演賈樟柯一樣(賈樟柯亦在本片中參與客串),王晶關注的是那些被主流社會所邊緣化群體的經歷,特別是那些試圖在中國充滿惡意、污染和腐敗的城市中維持生活的局外人。王晶和賈樟柯都來自中國北方的一個工業省份山西,兩人是密切的合作夥伴。
這部影片關於新聞媒體的影片當初是賈樟柯建議王晶拍攝的。王晶坦言:「在中國,這個話題不是那麼容易討論的。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也很難,但我們相信它。」
新聞出版的並不是電影唯一敏感的話題,血液在中國也可能會成為禁忌。九十年代,中國北部貧困的河南省大約有一百萬人因在沒有遵守衛生規定的公立診所賣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中國官員們掩蓋了這個問題,進而導致了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
今日的艾滋病患者面臨著類似於《不止不休》中所描繪的那些歧視。廣州一項研究發現,近 40% 的醫療機構拒絕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治療。
謝鵬(化名)是為數不多的成功針對雇主提起艾滋病歧視訴訟並贏回工作的人,2018 年他重返一家電視台工作。在觀看《不止不休》後,他感動得給電影中扮演乙肝患者的演員宋洋寫信。他寫道:「幾年前,我覺得即使我拼盡全力也得不到尊重。」但這部電影幫助「打破了偏見和歧視」。當宋洋回復了鼓勵的話語時,他倍感欣慰。
這部涉及如此多敏感主題的影片能夠通過審查是令人驚訝的。但這部影片也在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批評政府。王晶同意這一點,但他表示這是一個藝術選擇,堅稱「審查制度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
他表示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正是因為它與政府無關。他說:「這不是一個挑戰權威或某種權力的故事。這比那復雜得多。這是關於人的故事。」
本文譯自
【原作者】Amy Hawkins
【補充報導】Chi Hui Lin
Comments
Post a Comment